内容页搜索

一、预防接种

民国20年(1931年),龙泾所在的第六区组织卫生委员会每年印发《卫生浅说》,宣传脑膜炎灵验药方及治疗方法,通告预防白喉办法,免费种痘,施送药水及打防疫针,控制疫情。

民国36年(1947年)77日,吴江县卫生院派出2个小分队,每队3人,到区、乡、镇,对机关人员、学生、居民注射防疫针。小分队在芦墟区37乡注射3天,未及注射者,指定由开业医生代为实施。

1950年,吴江县时疫防治委员会成立,芦墟区设立时疫防治分会,开展防疫工作。19513月,芦墟区时疫防治分会下设4个小组下乡种痘,龙泾乡种痘677人。

1953年,芦墟区防疫委员会种痘小组在龙泾乡种痘,初种1014人,复种2185人,共3199人次;进行二联预防接种2945人,白喉预防接种1102人,抗疟预防接种276人。

1962年,龙泾、火箭两大队二号病预防注射分别为503人、288人,注射率分别为40.1%38.9%1963年,二号病预防注射分别为1215人、653人,注射率分别为92.5%90.12%1964年,二号病预防注射分别为1196人、683人,注射率分别为91.2%90.9%

19711973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粪检血吸虫病时,同时对蛔虫、蛲虫、姜片虫等寄生虫病进行防治和服药医治,宣传卫生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
1980年,龙泾大队18月龄的婴儿18人、火箭大队18月龄的婴儿15人实施基础免疫。1981年,龙泾、火箭(是年11月起火箭改称吴湾)大队给17周岁儿童实施免疫接种。80年代,龙泾的中小学生、吴湾的小学生按年级分期分批接种卡介苗。

1992年始,龙泾、吴湾的12月龄婴儿建卡,接种卡介苗,预防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;口服脊灰糖,预防脊髓灰质炎(小儿麻痹症);接种百白破(百日咳、白喉、破伤风混合疫苗),预防百日咳、白喉、破伤风三种疾病;接种麻疹疫苗,预防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(俗称出痧子) ;接种乙肝疫苗,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。   

1994年始,龙泾、吴湾的少年儿童预防接种流脑疫苗,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;接种麻疹疫苗,预防出痧子;接种精白疫苗,预防白喉;接种乙脑疫苗,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。

二、传染病防治

清末以后,龙泾地域发生和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甚多:霍乱、天花、白喉、痢疾、伤寒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麻风等。《分湖小识》记载:“道光元年辛巳年(1821年)六七月间,江浙大疫。(患者)初起时两足麻木,屈不能伸,名曰脚麻痧,又曰钓脚痧。凡遇此症非呕即泻,自夏徂秋,死者无虚日。”当时受卫生条件、医疗水平局限,对急性传染病的防疫无良策,一旦疫情发生,死亡率高。

民国26年(1937年)9月初,吴江境内流行霍乱(二号病),龙泾地域也有此疫情。患者上吐下泻,造成脱水,手指呈瘪螺状,百姓称瘪螺痧。此病来势凶,传染快,死亡率极高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龙泾地域先后发生麻风病、二号病等疾病。

(一)麻风病防治

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。麻风病流行历史久,分布广,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。中晚期麻风患者常会出现口眼歪斜、塌鼻梁、爪形手、腕下垂、拖拉脚、短指(趾)、溃烂、失明等严重畸残

1958年,龙泾所在的莘塔公社出现麻风病疫情,发现24例。1959年,发现8例。1960年,发现21例。这些病人分布公社各大队。凡得此病者,均由公社将病人送到县麻风病医院统一隔离医治。

1959年,全公社有18人治愈,余者在1960年得治愈。同时,医院对患者家属、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,经连续多年的跟踪检查,没有一例复发。至2015年,龙泾没有出现新病例。

(二)二号病防治

“二号病”本名霍乱,是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此病发病急,传播快,典型表现是剧烈的腹泻、呕吐,造成严重脱水,不及时诊治易死亡。

196210月上旬,吴江县二号病预防工作自嘉兴联防会议后全面开展,至1022日,龙泾大队第一批注射233人,第二批注射264人,注射率39.6%

196391023日,龙泾大队1195人、火箭大队653人接受县二号病预防注射小分队的下乡注射,注射率分别为90.9%86.8%。小分队注射结束后,通知未注射者去公社医院注射,两个大队去公社医院接受注射的分别有7人、18人,最终注射率分别达91.5%92.7%

1964年,莘塔公社实际注射人数14326人,注射率91.2%。龙泾、火箭大队注射率均在92%以上。全民注射及大搞卫生运动,使龙泾、火箭两大队有效地预防二号病的发生。

19788月,莘塔周边乡镇也发生疫情。面对疫情,龙泾、火箭大队响应公社号召,大搞爱国卫生运动,切实抓好打井工作。绝大多数农户打灶边井,动员尚未打井的农户抓紧打井。同时推行水缸放漂白粉消毒,确保饮水卫生;迁移沿河粪缸并搭棚加盖,安排专人倒洗马桶,严禁粪具河中洗涤;开展群众性灭蝇、灭蛆活动等,从根本上切断二号病传播途径。

80年代起,龙泾、火箭两大队没有发现二号病疫情。

三、血吸虫病防治

血吸虫病俗称“鼓胀病”。得这种病,难治愈,丧失劳动力。芦墟莘塔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域之一。1951年,龙泾乡所在的芦墟区有936人报名参军,体检时查出患血吸虫病的有696人,阳性率高达74%

1952年春,吴江县委、县政府组织30余名血吸虫防治人员到乡镇开展血防工作试点,指导粪便管理,保护水源,查治病人,抢救劳动力,保护青少年,并在乡镇培训防治人员。龙泾乡政府发动群众,人工捕捉钉螺,用开水烫、用火烧等土法杀灭钉螺。是年,在龙泾村设医疗点,对110名血吸虫病人进行酒石酸锑钾静脉注射治疗,疗程为20天,首批治愈102人。1955年,龙泾乡先后进行三期血吸虫病治疗,近400人摆脱血吸虫病困扰。

1956年,吴江县委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小组,吴江县人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,全县上下进行血吸虫病危害“五生”(生活、生产、生命、生长、生育)的宣传教育。龙泾全乡开展查螺、灭螺、粪便管理、粪缸加盖,全民粪检等工作。对血吸虫病患者,利用农闲季节,进行大规模治疗。1957年春,龙泾乡掀起灭螺周群众运动;冬,发动第二次灭螺高潮,对有螺面积进行地毯式灭螺,灭螺面积占累计有螺面积的98%

19601961年,龙泾大队用五氯酚钠浸杀、用喷洒方法灭螺;铲草皮,沿河岸边药浸灭螺;砖屑滩喷药加泥覆盖后,再喷杀等方法灭螺,效果较好。

19649月,龙泾、火箭大队相继建立血吸虫病防治(血防)小组,龙泾大队有血防专业小组17个,专业人员79人;火箭大队有血防专业小组11个,专业人员45人,全面开展灭螺、治病、粪管工作。是年,龙泾大队有螺面积4500平方米,已灭2000平方米,新发现与未灭净面积2500平方米,投入852个人工;血吸虫病210人,分10批次医治,每批21人。火箭大队有螺面积960平方米,已灭480平方米,新发现与未灭净面积480平方米,投入55个人工;血吸虫病100人,分10批次医治,每批10人,血吸虫病患者都得到医疗。

1971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对耕牛进行粪检,检出三分之一的耕牛感染血吸虫病。是年,病牛通过医治全数治愈。

1976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配合公社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继续普查,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调查登记,送患者去公社专设的晚期血吸虫病门诊室,建立档案卡片,定期复查。是年,龙泾、火箭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全部得到医治。

1978年,龙泾、火箭两大队没有发现新的感染,血吸虫病基本得到控制。

19814月,龙泾、火箭大队再次复查虫螺,巩固灭螺成果。大队首先自查,再两两互查,最后由公社组织的12人查螺组复查。再次粪检查病,设学校、集镇、龙泾3个点进行全面化验,严防反复。5月底到“双抢”(夏天抢收抢种)一结束,首先在龙泾设点化验,送来化验的单位有龙泾、联盟、港士、新丰、火箭、卫星、东方红、友好、西岑等9个大队,化验结果表明:血吸虫病基本控制。

1985年底,莘塔全乡血吸虫病患者3人,占总人口0.1‰,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。龙泾、吴湾村无血吸虫病患者。

90年代初,为彻底灭绝荡滩钉螺,龙泾、吴湾等村围圩筑堤、围荡造田,将荡滩的残余钉螺埋灭在大堤下。尔后继续注重巩固,扩大血防达标成果,全面做好监测工作,严防血吸虫病卷土重来。

2015年,龙泾村未发现钉螺,也无血吸虫病患者。

四、其他疾病防治

(一)浮肿病防治

1960年,公社各大队都发现有浮肿病人,计200多人,其中急性发作约40人。龙泾大队根据公社指示,有的采用中药,2550克紫苏煎汤服用;有的采用注射,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注射;有的服辛海拉明,每次2550毫克(12粒)一日三次;也有用单方枸杞子内服,同时补充维生素乙、复合维生素B;还采用酵母或复方糖丸等多种方法医治。

1961年至19623月,龙泾大队有浮肿病一度病人(头面部或下肢浮肿,但仍可轻微劳动者)34人,火箭大队有一度病人18人,按公社规定,一度病人在小队留家休息,医务人员巡回上门医治。龙泾大队有二度病人11人(脸、面、下肢、其他部位浮肿较重,不能参加劳动,尚可自由行动者),其中消瘦者1人,火箭大队有二度病人6人,无干瘦者,按规定二度病人在大队集中医治;三度病人(全身浮肿或伴有腹水,已卧床不起者,或有浮肿,反复发作,有明显消瘦,肌肉萎缩症状者),集中公社住院治疗,龙泾、火箭大队无三度病人。两大队集中大队治疗的浮肿病人共18人,治疗后进入恢复期的有13人。

1963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的浮肿病得到控制,尔后无复发者。

(二)疟疾病防治

疟疾是农村的常见病,多发病,严重危害人们健康,影响生产、生活。

新中国成立初,龙泾乡为恶性疟疾、间日疟疾流行区。在芦墟区的领导下,大力开展防治工作。1954年、1955年龙泾乡全民性预防服药(奎宁),疟疾发病率有所下降,疟疾发病率为1.81%

19626月,正值周边乡镇恶性疟疾流行,传染源大量流入。7月,龙泾大队疟疾病人近250人,发病率为19.9%,火箭大队疟疾病人近150人,发病率为20.3%,发病率均高于公社平均发病率。严重影响生活和生产。经多方配合,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,方控制疫情。

1963年,全公社对疟疾早作防治,全民预防服药。龙泾大队服药1188人,服药率90.5%;火箭大队服药661人,服药率91.3%,有效地防止疟疾肆虐。    

1965年,龙泾、火箭大队紧跟公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步伐,清理蚊子滋生地,化学药物滞留喷洒灭蚊,降低蚊媒密度。是年,间日疟降至3‰,恶性疟

降至0.1‰。对“四热”病人进行血检,把“三热”病人列入常规化验。是年,

疟疾病基本控制。

19701979年,莘塔公社10年中疟疾病患者累计84人,疟疾年平均发病率0.4‰。龙泾、火箭大队没有发现疟疾病患者。

198810月,经江苏省基本消灭疟疾考核组(盐城分组)的考核,莘塔乡获得江苏省卫生厅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合格证书。

2015年,龙泾村无疟疾病例出现。

(三)肿瘤防治

肿瘤是机体细胞失去生长调控,导致异常增生所引起的。肿瘤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。良性肿瘤的增生只限于局部而不转移,故一般愈后良好,恶性肿瘤俗称为癌症,中、晚期恶性肿瘤细胞是会发生全身多处转移的,故一般愈后差。

2003年,龙泾364人参加体检,有5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肿瘤。2012年,龙泾497人参加体检,有7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肿瘤。2014年,龙泾478人参加体检,有8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肿瘤。

村领导针对村民谈癌色变的心态,组织健康教育《现代家庭卫生保健知识》《肿瘤的警示信号和肿瘤的防治》等讲座,教育村民科学抗癌,关爱生命。告知村民: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,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、水果和其他东西,不喝过烫的水;不吃过硬、烧焦或太咸食物。不能用洗衣粉洗餐具、茶具或洗食物。控制吸烟、限制酒量、限制高脂肪饮食、控制体重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多运动,提高身体免疫力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。村领导关怀患有肿瘤的村民,了解病情,鼓励他们要有与疾病抗衡的好心态,关爱生命,积极治疗。

20112015年间,龙泾村因恶性肿瘤去世的有4人,占死亡人数的4.1%

(四)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防治
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人们饮食营养和健康状况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明显不同。营养过剩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(“三高”)疾病盛行,已成为人们最大的健康问题。

200310月,龙泾村364人参加体验,168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,56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,6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。个别患者通过这次体检方知自己患有较为严重的“三高”,通过这次体检,防治“三高”列入村工作议事日程。龙泾村领导组织人员对村民进行健康讲座,通过宣传橱窗宣传现代家庭卫生保健知识,引导村民注意科学饮食,除了节制饮食外,指导中度、严重患者去医院看门诊,用药物控制“三高”。要求中老年人常到村卫生室量血压,做到自病自得知。至2007年,龙泾村进行健康讲座9次,分别由顾巧峰、吴向英、郑芳英、郑云林、李根海等人主讲。健康教育、卫生知识宣传橱窗刊出10期,让防治“三高”等疾病的知识家喻户晓。

2012年,龙泾村497人参加体验,244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,64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,7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。2014年,龙泾村478人参加体验,287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,7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,78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。“三高”慢性疾病已成为村民的常见病,多发病,人们在努力防治“三高”。

2015年,龙泾村村民有自备血压计、自备测糖仪,便于掌握自己血压、血糖。村民们加强体育运动,散步、慢走、晨练、跳舞等方法增强体质,控制“三高”。清淡饮食,烹饪用植物油,适量控制主食,多吃蔬菜瓜果,选择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,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,多吃葱蒜菌类等降压降脂食物,少饮酒等,已形成村民共识。患有疾病的村民治疗有信心。他们遵照医嘱,按时按量服药打针,控制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。

2015年底的五年中,龙泾村民有5人因“三高”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。占死亡人口5.2%

说明: (14章第二节-四其他疾病防治-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防治后)2015年10月龙泾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防控高血压病的宣传咨询活动

14-1  201510月,龙泾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防控高血压病的宣传咨询活动

(五)心脏病防治

心脏是人体发动机,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,人的生命就终止。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。常见的心脏病有冠心病、高血压性心脏病、肺心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风湿性心脏病等。吸烟者、高血压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高胆固醇血症患者、有家族遗传病史者、肥胖者、缺乏运动或工作紧张者为心脏病高发人群。

200310月,龙泾村364人参加体验,9人患不同类型、不同程度的心脏病。2012年,龙泾村497人参加体验,11人患心脏病。2014年,龙泾村478人参加体验,12人患心脏病。龙泾人心脏病发病率虽较低,但村领导还是实施心脏病健康干预,向村民进行心脏病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讲座。要求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,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。村领导、村医告知心脏病患者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;心态要平和,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告诫患者大喜大怒是忌讳的;指导患者常备麝香保心丸,平时坚持服药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,常服药,才能改善心血管机能,逆转心脏肥厚,保护心脏功能,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。

2015年底,龙泾村发生1例因心脏病突发,心肌梗死而猝死。